【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劳动能力鉴定级别划分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劳动能力鉴定级别划分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级别划分主要依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该标准将劳动能力鉴定分为十个等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
一级至四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一级是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二级至四级在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方面程度递减,生活自理障碍也逐步减轻。
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表现为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能部分生活自理;六级情况相对五级稍轻。
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是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八级至十级在器官缺损或畸形程度、功能障碍等方面逐渐减轻。
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医疗检查结果、专家意见等,按照上述标准进行评定,以确定职工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
二、智力残疾怎么鉴定劳动能力
智力残疾鉴定劳动能力通常按以下流程进行:
1.申请:由职工或其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若为非因工伤残或因病需鉴定的,按相关规定提出申请。
2.受理:收到申请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审核提交的材料,材料完整则受理;不完整的,会要求申请人补充。
3.组织鉴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对于智力残疾,专家会依据专门的智力测试量表、日常行为观察等方式,评估其智力水平以及对劳动能力的影响,包括对工作技能学习、执行工作任务、与同事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4.作出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确定智力残疾职工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
5.再次鉴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三、按劳动法十级伤残赔多少钱
十级伤残赔偿金额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主要赔偿项目及计算方式如下: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2.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一般来说,这两项赔偿是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支付。
3.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4. 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各地标准不同。
例如,若本人月工资为5000元,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有35000元,再加上其他赔偿项目,会是一笔可观的数额。建议向当地社保部门或律师详细咨询当地具体标准。
以上是关于劳动能力鉴定级别划分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