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仲裁书要多久才有效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仲裁书要多久才有效呢

仲裁书的生效时间需区分不同情况。

对于国内仲裁裁决,若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提起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法院会在受理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若在这一期限内当事人未申请撤销,仲裁书就持续有效。

而对于劳动仲裁裁决,又分两种情形。终局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非终局裁决,当事人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若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起诉,仲裁书效力就会处于待定状态,需等法院判决结果。

总之,仲裁书生效时间取决于仲裁类型以及当事人是否行使救济权利。

二、仲裁算是走司法途径吗

仲裁不完全等同于走司法途径,但具有一定司法属性。

司法途径主要指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具有严格的诉讼程序和强制力保障。仲裁则是一种非司法的纠纷解决方式,由双方当事人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仲裁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当事人可自行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程序相对灵活。不过,仲裁也受司法监督,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仲裁裁决的执行和撤销等事项,需通过法院来处理。当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体现了仲裁与司法的衔接。

在证据规则和程序保障上,仲裁与司法程序有相似之处,都遵循一定的证据规则,保障当事人的陈述、辩论等权利。

综上,仲裁虽不属于典型的司法途径,但与司法程序相互配合,共同为当事人提供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途径。

三、仲裁以后可以找法院吗

仲裁后能否找法院,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是劳动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的终局裁决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终局裁决的劳动争议,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能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则只有在法定情形下,才可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对于一般民商事仲裁,依据“或裁或审”原则,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如果存在仲裁程序违法、仲裁员有索贿受贿等法定情形,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上是关于仲裁书要多久才有效呢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