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仲裁一审开庭几天开庭》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仲裁一审开庭几天开庭
仲裁没有“一审”的说法,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庭开庭时间没有明确法律规定,需依据具体案件情况和仲裁机构安排确定。
通常在当事人提交仲裁申请后,仲裁委员会会在受理后的合理时间内确定开庭日期,并提前通知双方当事人。按照相关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有十日答辩期。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
仲裁机构需综合案件复杂程度、仲裁员日程安排等因素来确定开庭时间。简单案件可能在受理后较短时间内开庭,复杂案件则可能因需要更多时间收集证据、安排鉴定等,导致开庭时间延后。当事人可与仲裁机构沟通了解进展,获取开庭时间的准确信息。
二、仲裁诉讼只能二选一吗
仲裁和诉讼一般只能二选一。这是基于或裁或审原则,该原则是仲裁法的基本原则。
若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有效的仲裁条款,那么发生纠纷时,就只能通过仲裁解决,不能向法院起诉。因为有效的仲裁协议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一旦选定仲裁,就意味着放弃了向法院诉讼的权利。例如,甲乙两公司在合同中约定因合同产生的争议提交某仲裁委员会仲裁,之后双方出现纠纷,甲公司就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而应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仲裁协议无效,比如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且当事人达不成补充协议的,此时就不适用或裁或审原则,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劳动争议案件,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先裁后审的特殊规定。
三、仲裁未休年假如何举证
在仲裁未休年假问题时,举证需围绕劳动者应休年假天数、未休年假事实及工资报酬展开,具体如下:
1. 证明劳动关系: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社保缴纳证明、工作证、考勤记录等材料,以证实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及工作时长,这是确定年假天数的基础。
2. 应休年假天数证据:可凭借入职证明、离职证明等,证明在本单位或不同单位的累计工作时间,按规定推算应休年假天数。如工作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10天;满20年,年休假15天。
3. 未休年假证据:通过考勤记录、请假申请单、同事证言等,证明自己未休年假。若用人单位掌握相关证据却拒不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
4. 年假工资报酬证据: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能显示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用人单位未支付或未足额支付未休年假工资报酬。
劳动者需积极收集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若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可申请仲裁委调查取证。
以上是关于仲裁一审开庭几天开庭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