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仲裁财产保全与诉讼财产保全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仲裁财产保全与诉讼财产保全的区别
仲裁财产保全与诉讼财产保全存在多方面区别:
1. 启动主体不同:仲裁财产保全由仲裁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再由仲裁委提交法院;诉讼财产保全一般由当事人向受诉法院直接提出,必要时法院也可依职权裁定。
2. 管辖法院不同:仲裁财产保全中,国内仲裁由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基层法院管辖,涉外仲裁由中级法院管辖;诉讼财产保全由受理诉讼的法院管辖。
3. 所处程序不同:仲裁财产保全发生在仲裁程序中;诉讼财产保全发生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包括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
4. 与实体审理关系不同:仲裁财产保全与仲裁实体审理分别进行,由不同机构负责;诉讼财产保全与法院实体审理由同一法院进行,关联性更强。
5. 解除条件不同:仲裁财产保全因仲裁裁决作出并执行、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等解除;诉讼财产保全因生效法律文书执行完毕、申请人撤回申请等解除。
二、做了财产保全以后对方把财产卖了怎么办
若做了财产保全后对方把财产卖了,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1. 确认保全是否到位。查看法院是否已完成合法有效的查封、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若法院已依法采取措施,对方私自转让被保全财产,其转让行为无效。
2. 追究对方责任。对方擅自处置被保全财产,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可向法院报告,法院有权根据情节轻重对对方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申请赔偿。因对方转移财产行为导致自身权益受损,可在诉讼中要求对方赔偿相应损失。若胜诉后对方不履行赔偿义务,可通过强制执行程序实现权益。
4. 提供新线索。及时向法院提供对方其他可供保全的财产线索,再次申请财产保全,以保障将来判决的执行。
发现对方在财产保全后转移财产,应及时与法院沟通,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执行财产保全需要做担保吗
执行财产保全通常需要提供担保。
财产保全是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当事人的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法院责令提供担保的目的在于防止因财产保全错误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
在司法实践中,不同类型的财产保全对担保的要求存在差异。对于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法院会裁定驳回申请。这是因为诉前财产保全是在起诉前进行,情况较为紧急,法院无法全面审查申请人是否有胜诉可能,为保护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
而对于诉讼财产保全,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若法院责令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的,同样会驳回申请。是否责令提供担保,法院会综合考量案件具体情况,如申请人胜诉的可能性、被保全财产的状况等因素。
担保方式多样,常见的有保证金、房产或车辆等实物担保、银行保函、保险公司出具的保函等。
以上是关于仲裁财产保全与诉讼财产保全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