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仲裁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仲裁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吗
仲裁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仲裁是一种纠纷解决方式,仲裁裁决书是仲裁庭对仲裁纠纷作出裁决的法律文书。
根据法律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法院可以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这些情形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等。
总体而言,一般情况下仲裁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存在法定情形时可能被法院裁定不予执行。
二、仲裁下来后多久可以强制执行
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是劳动仲裁,当事人对终局裁决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对于终局裁决,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若未申请撤销,裁决书生效。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若是商事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
通常在仲裁裁决生效且一方不主动履行的情况下,另一方就能够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劳动仲裁非终局裁决在15日后、终局裁决无撤销申请或撤销失败后,商事仲裁作出后即可申请。不过具体执行,还需按照法律和法院要求进行。
三、仲裁后如何申请强制执行流程
仲裁后申请强制执行,需按以下流程操作:
第一,确认仲裁裁决生效。仲裁裁决作出后,若不存在可撤销情形,且双方当事人均未在法定期限内提起撤销申请,裁决即生效。
第二,准备申请材料。主要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写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信息、申请执行事项、事实与理由;生效仲裁裁决书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证等;若委托他人申请,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
第三,选择管辖法院。依据法律规定,仲裁裁决的执行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四,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至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第五,等待执行。立案后,法院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履行义务。若被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会采取查询、冻结、划拨其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财产等强制执行措施。
以上是关于仲裁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吗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