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爆炸人身损害纠纷可以仲裁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爆炸人身损害纠纷可以仲裁吗
爆炸人身损害纠纷通常不可以仲裁。
根据仲裁法规定,仲裁适用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爆炸人身损害纠纷属于侵权纠纷,主要涉及人身权利受侵害后所产生的赔偿等问题,并非合同纠纷。
人身权利是与公民的人身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其纠纷的解决与财产权益纠纷在性质上有明显差异。并且,人身损害赔偿的数额、责任认定等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的事实和证据,依据侵权责任等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这与仲裁主要处理的财产权益纠纷的处理逻辑不同。
不过,如果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后达成了有效的仲裁协议,明确约定将该爆炸人身损害纠纷提交仲裁解决,那么按照意思自治原则,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一般而言,此类纠纷多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
二、爆炸罪与故意杀人罪有什么区别
爆炸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区别:
1.犯罪客体:爆炸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特定他人的生命权利。
2.犯罪客观方面:爆炸罪表现为使用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的危害后果通常具有广泛性和难以控制的特点;故意杀人罪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爆炸,且一般针对特定的个人实施杀害行为,危害结果相对特定。
3.犯罪主观故意内容:爆炸罪的故意内容是明知自己的爆炸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内容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并且希望或者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
4.犯罪对象:爆炸罪的犯罪对象是不特定的多数人或重大公私财产;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对象是特定的自然人。
实践中,如果以爆炸方法杀害特定人而未危及公共安全,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果爆炸行为不仅指向特定人,还危害公共安全,则应以爆炸罪定罪处罚。
三、爆炸罪有哪些惩罚
爆炸罪的惩罚依据犯罪情节和危害后果而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是指行为人实施爆炸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若爆炸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致人重伤、死亡”是指爆炸行为直接导致他人身体受到重伤,或者失去生命。“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一般有相关的数额标准和认定规则。
过失犯爆炸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强调的是因过失导致爆炸发生,与故意实施爆炸行为在主观恶性和法律评价上有所不同。
总之,爆炸罪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法律对其规定了较为严厉的刑罚,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以上是关于爆炸人身损害纠纷可以仲裁吗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