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申请了仲裁还能诉讼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申请了仲裁还能诉讼吗
一般情况下,申请仲裁并作出仲裁裁决后,不能再就同一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因为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作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但存在特殊情形:
一是劳动争议案件。如果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除了一裁终局的情形外,劳动者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对于一裁终局的裁决,若存在法定撤销情形,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撤销后可向法院起诉。
二是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具体能否在申请仲裁后再诉讼,需结合纠纷性质及仲裁裁决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二、仲裁后多久会立案通知
仲裁机构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一般会在五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一旦决定立案,会即刻向申请人发送立案通知。
从实践来看,若仲裁申请材料完备、符合受理条件,仲裁机构通常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审查并发出立案通知。但如果申请材料存在问题,比如申请书内容不完整、证据材料缺失等,仲裁机构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这就会导致立案通知的时间有所延迟。
在补充材料期间,仲裁机构暂停计算立案审查期限,待材料补充齐全后,重新开始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因此,正常情况下五日内会收到立案通知,若涉及补充材料等特殊情况,立案通知时间则需结合具体进展而定。申请人应及时关注仲裁机构的要求,积极配合完善相关材料,以推动仲裁程序顺利进行。
三、什么情况可以发起仲裁
仲裁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多种情形下可发起。
在民事经济领域,当双方当事人事先或事后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约定将特定纠纷提交仲裁解决时,即可发起仲裁。比如合同纠纷,无论是买卖合同、租赁合同还是建设工程合同等,只要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仲裁条款,一旦出现诸如一方违约、履行争议等问题,另一方就有权依据仲裁协议提起仲裁。
劳动纠纷方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诸如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等方面产生争议,且符合劳动仲裁受理范围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也能够发起仲裁。
此外,知识产权纠纷中,如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权利归属、侵权等问题,若双方有仲裁约定,也能通过仲裁途径解决。发起仲裁需注意要在仲裁时效内,准备好充分的证据材料,以确保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以上是关于申请了仲裁还能诉讼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