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仲裁主体包括仲裁庭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仲裁主体包括仲裁庭吗
仲裁主体包括仲裁庭。仲裁活动涉及多个主体,仲裁庭是其中关键的组成部分。
仲裁当事人是仲裁程序的启动者与参与者,他们因具体纠纷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而仲裁庭由仲裁员组成,其设立目的在于公正、专业地审理当事人提交的纠纷案件。仲裁庭依据法律规定和仲裁规则,对案件事实进行审查,对法律适用作出判断,进而作出裁决。
仲裁机构为仲裁活动提供组织和管理支持,但具体案件的审理与裁决是由仲裁庭完成。仲裁庭在整个仲裁程序中,处于核心地位,履行查明事实、适用法律、作出公正裁决的职责,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判定,影响着仲裁结果走向。所以,从仲裁活动的实际运行和主体功能角度,仲裁庭属于仲裁主体范畴。
二、仲裁撤诉后能否再仲裁
仲裁撤诉后能否再仲裁,需分不同情况看待。
一般而言,如果是申请人自行撤诉,且仲裁委准许,通常是可以再次申请仲裁的。这是因为撤诉行为往往被视为申请人暂时放弃本次仲裁程序,但并不意味着其丧失了再次通过仲裁解决纠纷的权利。只要仍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并且符合仲裁协议约定以及仲裁委的受理条件,再次申请仲裁是可行的。
然而,如果撤诉是基于仲裁庭已作出裁决或者存在一些特殊规定情形,比如仲裁委根据双方和解协议作出裁决后申请人撤诉,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再就同一纠纷申请仲裁。因为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已经作出的有效裁决具有终局性和拘束力。
此外,若撤诉原因是仲裁协议存在效力问题,导致仲裁程序无法继续而撤诉,那么再次申请仲裁前需要先解决仲裁协议效力问题。总之,仲裁撤诉后能否再仲裁,要综合考虑撤诉原因、仲裁时效、仲裁协议等多种因素。
三、仲裁有当事人自治权吗
仲裁中当事人享有广泛的自治权。
在仲裁机构的选择上,当事人可协商决定将纠纷提交给哪个仲裁委员会进行审理,充分体现了对仲裁机构的自主选择权。
仲裁员的选定也是当事人自治权的重要体现。当事人通常能在仲裁机构提供的仲裁员名册中,根据自身意愿挑选熟悉相关专业领域、值得信赖的仲裁员组成仲裁庭来裁决案件。
另外,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仲裁程序规则。在不违反仲裁法基本规定的前提下,对仲裁的具体流程,如仲裁的开庭时间、地点、证据提交方式等进行协商确定。
在仲裁请求和反请求方面,当事人能自主决定提出何种请求以及是否提起反请求,明确主张的范围和内容。
甚至在仲裁和解与调解环节,当事人也可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和解或接受调解,以及如何达成和解协议或调解方案。
总之,仲裁中当事人自治权贯穿多个关键环节,这也是仲裁区别于诉讼等争议解决方式的重要特征之一。
以上是关于仲裁主体包括仲裁庭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