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公司倒闭了还能仲裁吗法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公司倒闭了还能仲裁吗法院

公司倒闭了依然可以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从仲裁角度来看,即便公司倒闭,只要符合劳动争议仲裁受理条件,劳动者仍可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具体情况受理案件。若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由管理人代表公司参与仲裁活动。仲裁能确认劳动者与公司的权利义务关系,比如确认拖欠工资数额、经济补偿等。

就法院诉讼而言,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当事人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即便公司倒闭,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审理。如果公司还有财产可供执行,胜诉后劳动者的权益能通过执行程序得到保障。若公司进入破产清算,劳动者的工资、经济补偿等属于优先受偿的债权。

所以,公司倒闭并不影响劳动者通过仲裁和法院诉讼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整个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公司的财产状况和破产进展,积极配合相关程序,以保障自身权益最大程度实现。

二、公司倒闭了拿不到钱怎么办

公司倒闭拿不到钱,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确认债权性质。若为员工工资,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倒闭,员工工资等权益受法律保护。员工可与公司协商,要求优先支付工资。若为供应商货款等普通债权,需及时收集合同、供货单、发票等证据。

其次,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若协商无果,员工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等。普通债权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确认债权。

再者,参与破产清算。公司倒闭通常会进入破产程序,债权人应及时向法院申报债权,提供相关证据。在破产清算中,公司资产将按法定顺序清偿债务,员工工资、社保费用等优先于普通债权受偿。

最后,密切关注清算进展。及时了解破产管理人对公司资产的清查、评估和处置情况,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在整个清算过程中得到保障。若对清算结果有异议,可通过合法途径提出申诉。

三、如果公司倒闭了还能仲裁吗

公司倒闭后仍可申请仲裁。即便公司进入破产程序或者已经注销,劳动者的权益仍受法律保护。

若公司处于破产阶段,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对公司享有的工资、经济补偿等债权,可通过仲裁等法律途径进行确认。仲裁过程中,公司的破产管理人会代表公司参与仲裁程序。仲裁裁决生效后,劳动者的债权将作为破产债权,在公司的破产财产中按照法定顺序进行清偿。

若公司已经注销,劳动者可将公司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列为被申请人。因为在公司注销前,股东等对公司的债务负有清算责任。若他们未依法履行清算义务,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就要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劳动者依然能通过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公司倒闭不影响劳动者申请仲裁主张权益。

以上是关于公司倒闭了还能仲裁吗法院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