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最晚什么时候申请工伤仲裁赔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最晚什么时候申请工伤仲裁赔偿
申请工伤仲裁赔偿涉及两个关键时间节点。
一是工伤认定申请时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是劳动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工伤赔偿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因此需在1年内申请仲裁。
超过上述时间节点,可能会面临无法认定工伤或丧失仲裁胜诉权的风险,建议及时启动相关程序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伤认定结果没出来,工资发放
在工伤认定结果尚未出来时,工资发放应按照停工留薪期的相关规定执行。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是指职工在受伤前正常出勤情况下的工资收入,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但不包括加班工资。
用人单位不得以工伤认定结果未出为由停发或克扣职工工资。若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工资,职工可以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工伤认定下来后工资什么时候给
工伤认定下来后,工资支付情况需分不同情形。
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 12 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 12 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若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在工伤认定后,社保基金支付的相关费用到账后,单位应及时支付给工伤职工。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通常在材料审核通过、基金拨付到单位账户后,单位应尽快支付给员工。
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相关费用由单位承担,单位应按规定及时支付工资及其他赔偿费用。若单位拒绝支付,工伤职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维权。
以上是关于最晚什么时候申请工伤仲裁赔偿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