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约定仲裁的可以起诉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约定仲裁的可以起诉吗
一般情况下,约定仲裁的不能再起诉。仲裁协议具有排除法院管辖权的效力。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仲裁和诉讼是解决纠纷的两种不同方式。当事人选择了仲裁,就应按照仲裁程序解决争议。如果违反仲裁协议向法院起诉,法院通常会驳回起诉。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形。例如仲裁协议无效,包括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等情况,此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还有,在仲裁裁决被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后,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二、仲裁的律师费由谁承担
仲裁案件中律师费的承担问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而言,若无相关约定,律师费通常由聘请律师的一方自行承担。这是基于当事人自主选择律师服务并承担相应费用的原则。
然而,在某些情形下,律师费可能由败诉方承担。比如,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若发生纠纷导致仲裁,败诉方需承担胜诉方为实现债权而支付的包括律师费在内的合理费用。或者根据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在特定类型的案件中,如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等,为充分保护权利人利益,也可能判定由败诉方承担合理的律师费,以确保权利人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弥补维权成本。
此外,如果仲裁机构基于公平合理等原则认为由一方承担律师费更为合适,也可能作出相应裁决。所以,仲裁中律师费的承担关键在于合同约定、法律规定以及仲裁机构的裁量。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尽量明确律师费承担条款,以降低自身风险。
三、商事仲裁审限多长时间
商事仲裁审限并无统一固定时长。一般而言,仲裁庭会在组庭后一定期限内作出裁决。
通常情况下,适用简易程序的商事仲裁案件,仲裁庭应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作出裁决,比如可能是两个月左右。而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仲裁庭需全面、深入审查证据和事实,作出裁决的时间可能会相对长些,大概在三到六个月甚至更久,这取决于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的多少等因素。
若案件存在需要鉴定、评估等特殊情况,或者当事人之间存在多次延期举证、质证等情况,都会导致仲裁审限延长。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协议中对仲裁期限进行特别约定,若有此约定,则从其约定。同时,仲裁机构也会根据自身的仲裁规则来管理仲裁程序,确保案件能在合理时间内得到妥善处理。
以上是关于约定仲裁的可以起诉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