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保守商业秘密是每个员工都要做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保守商业秘密是每个员工都要做吗

通常情况下,保守商业秘密是员工应尽的义务,但并非绝对要求每个员工都保守。

如果员工所在岗位接触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那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员工负有保密义务。企业也可与这些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的范围、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一步约束员工行为。若员工违反保密协议,给企业造成损失,企业有权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然而,若员工工作内容不涉及商业秘密,就不存在保守商业秘密的具体要求。但从职业道德和企业管理层面看,全体员工都应尊重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信息,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总之,接触商业秘密的员工有法定和约定的保密义务,未接触的员工虽无特定保密要求,但也应秉持职业操守,避免不当行为损害企业利益。

二、商业秘密侵权行为认定条件有哪些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1.存在商业秘密:这是认定侵权的基础。商业秘密应具备秘密性,即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权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如签订保密协议、设置访问权限等。

2.侵权人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侵权人主观上存在过错: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重大过失。故意是指明知是他人的商业秘密而实施侵权行为;重大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侵犯他人商业秘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4.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了损害后果:损害后果包括经济损失、竞争优势的丧失等。损害与侵权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是由侵权行为直接导致的。

三、侵犯商业秘密不足50万怎么判刑

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不足50万时,是否判刑需分情况判断。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曾经规定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属于“重大损失”。但根据最新司法解释,实施刑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或者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

所以,若侵犯商业秘密造成损失达30万以上不足50万,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损失不足30万,一般不构成此罪,不会被判刑,但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权利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的损失。

以上是关于保守商业秘密是每个员工都要做吗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