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效力待定合同处理方式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效力待定合同处理方式是什么
效力待定合同嘛,处理方法主要看有没有追认权的人和有没有撤销权的人了。
如果有人签订了一个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或者没啥权力就代理别人签合同,又或者有人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给卖了,这样的合同都是还没生效的,需要法定代理人、真正的主人和被卖掉的那个人来确认。
另外,如果真心想买那件物品的人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也可以撤销这个合同。
但是,确认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哦,相关的人应该在30天之内做出决定。
过了这个期限,如果他们还是没反应的话,那就默认他们不想承认这个合同了。
效力待定合同呢,就是指合同已经成立了,但因为有些地方不够好,所以没法让它生效。
在一段合理的时间里,这个合同的效力暂时是不确定的,然后就要看有没有人愿意去修正它,或者有人想要撤销它,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看看这个合同到底能不能生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二、效力待定合同处理方式
效力待定合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经被代理人追认后有效;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后有效。追认应以明示方式作出,沉默或不行为不视为追认。若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或权利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追认,合同自始有效。
二是拒绝追认。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或权利人明确表示拒绝追认的,合同自始无效。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是相对人的催告权与撤销权。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或权利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或权利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三、效力待定合同不追认有效吗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不经过相应的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确认或承认,其有效性将无法得到保障。
一般情况下,这种效力待定的合同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亲自批准或承认后方能生效。
相对人有权提出请求,要求法定代理人在收到相关通知之日起的一个月内给出明确答复。
若法定代理人在规定期限内未做出任何回应,则应被理解为其已经行使了拒绝追认的权力。
在此之前,对于善意的合同相对人而言,他们享有撤销该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利。
撤销的具体流程应通过书面通知的形式进行。
以上是关于效力待定合同处理方式是什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