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约定不明的合同是否无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约定不明的合同是否无效

约定不明的合同不一定无效。合同无效需符合法定情形,如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而约定不明并不在这些法定无效情形内。当合同某些条款约定不明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第一,当事人可协商达成补充协议,明确约定不明的内容。

第二,若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第三,根据具体情况适用法律规定,如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无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等。

所以,约定不明的合同并非当然无效,可通过一定方式对约定不明之处进行完善和明确,使合同继续有效履行。

二、无效合同还有附随义务吗

无效合同存在附随义务。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即便合同无效,在合同订立、履行及终止过程中,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仍需履行附随义务。

在合同订立阶段,当事人负有通知、协助、保密等附随义务。比如一方知悉重要信息,应及时通知对方;在谈判过程中,要协助对方了解相关情况;对于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等要予以保密。

合同履行阶段,若一方已部分履行,对方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妥善处理已履行部分。例如,接收货物的一方应采取必要措施保管货物,避免货物损坏、灭失。

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也需履行附随义务。如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无法返还的应折价补偿;对于因合同无效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等仍需保密。

所以,无效合同的当事人依然要受附随义务的约束,以保障交易的公平、安全与诚信。

三、什么时候合同会被判无效

合同被判无效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例如在涉及国有资产交易中,一方通过欺骗手段让国家利益受损,该合同无效。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若合同双方为谋取私利,合谋订立合同,使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受损,此合同无效。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比如为逃避债务,通过虚假的买卖合同转移财产,合同无效。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若合同内容违反公序良俗、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等,会被判定无效。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内容与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范相抵触,该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此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在遇到合同纠纷时,应依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判断合同是否无效。

以上是关于约定不明的合同是否无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