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可否同时主张对方承担侵权责任以及撤销合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可否同时主张对方承担侵权责任以及撤销合同
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同时主张对方承担侵权责任以及撤销合同的。
从侵权责任角度来看,若一方的行为侵害了另一方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等,符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即存在加害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以及过错,受损方有权要求侵权方承担侵权责任,如赔偿损失、停止侵害等。
从合同撤销角度而言,当存在法定的可撤销事由,比如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如果对方的同一行为既构成侵权,又符合合同撤销的法定事由,那么受损方为充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同时主张这两项请求。例如,一方通过欺诈手段订立合同并给另一方造成财产损失,受损方既可以主张撤销该合同,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又可以要求欺诈方承担因欺诈行为导致的侵权责任,赔偿相应损失。但具体能否得到支持,还需结合案件具体事实和证据,由司法机关综合判定。
二、教唆犯能否单独构成犯罪算侵权吗
教唆犯可以单独构成犯罪,且与一般意义上的侵权有所区别。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即使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教唆的犯罪行为,教唆犯依然可能单独构成犯罪。比如,在某些情况下,教唆他人实施犯罪,即使被教唆者未着手实施,教唆犯也可能构成教唆未遂,按照犯罪处理。
而侵权主要是指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涉及的是民事领域。教唆犯构成的犯罪属于刑法范畴,其行为的违法性主要体现在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害,并非传统民事侵权意义上对特定民事主体权利的侵犯。
所以,教唆犯能单独构成犯罪,但不属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二者在法律性质、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三、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规定是怎样的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规定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如下:
合同责任方面,主要基于合同约定产生。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责任通常遵循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即只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并且,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事先约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和范围,但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侵权责任方面,是因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而产生。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即便行为人无过错,依照法律规定也需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多种。侵权责任的主体范围更广,不仅包括直接侵权人,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涉及教唆人、帮助人等。
总之,合同责任侧重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履行,侵权责任侧重于对被侵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以上是关于可否同时主张对方承担侵权责任以及撤销合同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