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合同撤销除斥期间怎么办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合同撤销除斥期间怎么办理

合同撤销的除斥期间办理相关事宜,需明确以下要点:

其一,除斥期间的确定。一般而言,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其二,行使撤销权的方式。通常需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请求,以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来主张撤销合同。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据,用以证明存在符合撤销条件的事由,比如证明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的相关材料。

其三,注意除斥期间的性质。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一旦除斥期间届满,撤销权即消灭,合同将继续有效。

在涉及合同撤销除斥期间的具体事务时,建议当事人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二、合同撤销承担什么责任

1.权利恢复。

当合同受到依法撤销的判定之后,无论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投入,他们均有权要求另一方归还其所投入的财产。

作为协议的接收者,他们有法定责任进行恢复并返还。

对于无法恢复或无需恢复的部分,应按照市场价值予以货币补偿。

2.赔偿损失。

在合同遭到依法撤销的情况下,合同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所承受的损失,都应该得到相应的赔偿。

三、合同撤回与撤销有何不同之处

合同撤回与撤销存在多方面不同:

(一)适用情形不同。合同撤回主要适用于合同尚未生效的情形,通常是在要约人发出要约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时,要约人可撤回要约;而合同撤销是针对已经生效的合同,因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法定事由,当事人可申请撤销合同。

(二)发生时间不同。撤回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前,旨在阻止合同的成立;撤销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后,是对已成立且生效合同效力的否定。

(三)法律后果不同。合同撤回后,合同自始不成立,对双方当事人不产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撤销后,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四)行使方式不同。撤回一般由要约人单方作出撤回的意思表示即可;撤销则需通过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经法定程序予以撤销。

以上是关于合同撤销除斥期间怎么办理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