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如何认定是中介合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如何认定是中介合同
认定中介合同可从以下方面判断:
第一,合同主体。中介合同有特定主体,一方为中介人,另一方为委托人。中介人是具备专业知识和资源、能为委托人提供订立合同机会或媒介服务的个人或机构。
第二,合同目的。中介合同目的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机会或提供订立合同媒介服务,促成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若合同目的是此,一般可认定为中介合同。
第三,合同内容。合同中应包含中介服务具体内容、要求、报酬等条款。中介人义务通常是寻找合适交易对象、提供信息、促成交易;委托人义务主要是在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后支付报酬。
第四,履行方式。在合同履行中,中介人会按照约定开展中介活动,如发布信息、安排双方见面洽谈等。若实际履行围绕促成交易进行,符合中介合同特征。
第五,报酬支付。中介合同报酬支付有特点,一般是促成合同成立,委托人才支付报酬;未促成合同成立,中介人可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中介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二、中介是不是要式合同
中介合同不是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指依据法律规定,必须采取特定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设工程合同需采用书面形式。而中介合同属于不要式合同,其成立无需遵循特定形式,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订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规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这表明法律并未强制要求中介合同必须采用特定形式。实践中,中介合同形式多样,既可以是正式的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也可以是双方口头约定,达成中介服务意向。只要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中介合同即成立并生效。
三、中介有没有个人合同
中介有个人合同。中介与个人之间签订的合同,常见的是居间合同。在这种合同关系里,中介作为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
中介与个人签订合同,能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对中介而言,可依合同约定在促成交易后获取报酬;对个人来说,能保障自身在交易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不过,此类合同需满足一定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双方需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且意思表示真实。同时,合同条款应清晰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当双方签订中介个人合同后,都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若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依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追究其违约责任。
以上是关于如何认定是中介合同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