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居间合同和行纪合同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居间合同和行纪合同的区别
居间合同和行纪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主体地位:行纪合同中,行纪人以自己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与第三人建立权利义务关系;居间合同里,居间人仅为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约提供媒介服务,本身不参与委托人与第三人合同关系。
2. 服务内容:行纪合同中行纪人受托办理事务包括代购、代销、寄售等贸易活动;居间合同居间人主要是报告订立合同机会或提供订立合同媒介服务。
3. 报酬获取条件:行纪合同中,行纪人处理委托事务后,委托人需支付报酬;居间合同里,只有促成合同成立,居间人才能请求支付报酬;未促成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要求委托人支付从事居间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4. 费用承担:行纪合同中,行纪人处理委托事务支出的费用,除另有约定,由行纪人负担;居间合同中,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费用由居间人负担;未促成的,该费用由委托人负担。
二、个人居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个人居间合同通常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个人居间合同若满足以下条件,即为有效:
1. 行为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订立合同的个人应精神正常、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有足够认知和判断能力理解合同内容与后果。
2. 意思表示真实。双方是在自由、自愿的情况下签订合同,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内容需符合法律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不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和良好风尚。
不过,若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法定无效情形,则不具有法律效力。实践中,合同条款若显失公平、存在重大误解,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所以,判断个人居间合同是否有效,要综合各方面因素考量。
三、金融居间合同受法律保护吗
金融居间合同通常受法律保护。根据《民法典》,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金融居间合同本质属于居间合同。
只要金融居间合同满足生效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这些要件包括:合同双方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例如,居间人按照约定为委托人找到了合适的金融交易机会,促成了合同订立,委托人就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报酬。不过,若合同存在违法违规内容,比如居间人协助进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活动,这样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此外,如果合同条款显失公平,一方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以上是关于居间合同和行纪合同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