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农村土地买卖合同违法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农村土地买卖合同违法么

农村土地买卖合同违法。我国土地分为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农村土地一般属集体所有。依据法律规定,土地所有权禁止买卖,所以签订农村土地买卖合同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自始无效。

不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依法流转。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流转;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也能依法流转。但流转需遵循一定原则和程序,如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承包期剩余期限等。

若签订农村土地买卖合同,不仅合同无效,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后果,双方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方需赔偿对方损失。

二、农村种粮土地买断合法吗

农村种粮土地买断不合法。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户拥有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流转,但流转并不等同于买断。土地流转只是将承包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让渡给他人,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而所谓的“买断”意味着永久改变土地的权属或承包关系,这违反了土地管理相关法律规定。

如果进行土地“买断”操作,会造成土地所有权的混乱,损害集体和其他农民的利益,也破坏了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稳定。合法的土地流转应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原则,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等规定。所以,农村种粮土地不能进行买断。

三、农村土地纠纷要怎么处理

农村土地纠纷处理一般有以下途径:

第一,协商解决。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应在自愿、互谅基础上,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解决争议。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能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矛盾激化。

第二,调解解决。若协商不成,可请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等第三方介入调解。调解遵循自愿、合法原则,第三方通过说服、劝导,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第三,仲裁解决。双方当事人可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需履行。

第四,诉讼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又未达成仲裁协议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需注意,不同类型的土地纠纷,适用的解决程序和法律依据有所不同。在处理纠纷时,要收集好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农村土地买卖合同违法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