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发包人未按约支付工程款,怎么办》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发包人未按约支付工程款,怎么办
发包人未按约支付工程款,承包人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第一,协商解决。承包人应主动与发包人沟通,明确指出其违约行为,要求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并保留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会议纪要等。
第二,发出催款函。若协商无果,以书面形式向发包人发出催款函,明确工程款金额、支付期限及依据的合同条款,告知逾期支付的后果,如将追究违约责任。
第三,行使抗辩权。在发包人未支付工程款时,承包人可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或先履行抗辩权,暂停后续施工,避免损失扩大。
第四,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若催款函仍未奏效,承包人可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或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承包人需提供充分证据,如合同、施工记录、验收报告、发票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第五,申请财产保全。为确保胜诉后能顺利执行到工程款,可在仲裁或诉讼前、过程中,向法院申请对发包人的财产进行保全。
第六,主张优先受偿权。承包人可依法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二、承揽合同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区别
承揽合同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1.合同主体:承揽合同的主体一般为普通民事主体,对资质无特殊要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主体要求较为严格,承包人需具备相应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
2.合同标的:承揽合同的标的范围广泛,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成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标的则是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如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3.合同形式:承揽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则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4.国家干预程度:对于承揽合同,国家干预较少,主要由合同双方自行约定权利义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涉及公共利益和安全,国家干预较多,在合同的签订、履行、验收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监管。
5.合同解除权:承揽合同中,定作人在承揽人完成工作前可随时解除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发包方解除合同受到严格限制,需符合法定情形。
明确两者区别,有助于当事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时准确适用法律,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三、与建设工程合同直接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与建设工程合同直接相关的法律主要有以下几部:
1.《民法典》:其中合同编对建设工程合同进行了专章规定,详细涵盖建设工程合同定义、种类(勘察、设计、施工合同)、各方权利义务、合同履行、变更、解除等内容,是调整建设工程合同关系的基本准则。
2.《建筑法》:旨在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该法对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等方面作出规定,为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3.《招标投标法》:规范了在境内进行的招标投标活动。建设工程大多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订立合同,这部法律对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规定,确保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是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处理建设工程质量纠纷的重要法规。
以上是关于发包人未按约支付工程款,怎么办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