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住房公积金什么时候可以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住房公积金什么时候可以用

住房公积金在多种情形下可以使用。

购房方面,若职工购买自住住房,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能申请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房款,也能申请公积金贷款来购房,享受较低的贷款利率。

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职工可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相关费用。

租房时,当职工符合当地规定的租房提取条件,能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

在职工退休、离休时,可将公积金账户余额一次性全部提取,作为养老生活的资金补充。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职工可以提取公积金。

出境定居的职工,也能够提取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此外,职工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可申请提取公积金用于偿还贷款。当遇到重大疾病等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时,部分地区允许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医疗费用。不同地区的公积金使用政策会有差异,具体使用情形和条件需以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规定为准。

二、住房公积金缴纳规定和标准

住房公积金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存。缴纳规定方面,单位录用职工,应自录用起办理缴存登记及账户设立;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要办理变更登记和账户封存。若单位不办理缴存登记或不为职工办理账户设立,将被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会受罚款。

缴纳标准上,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以当月工资为缴存基数,新调入职工以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为缴存基数。缴存比例由单位在5%-12%区间自主确定,且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应一致。

例如,职工月平均工资5000元,单位缴存比例为8%,则单位和职工每月分别缴存400元,职工公积金账户每月共增加800元。

单位应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少缴。缴存住房公积金对职工购房、租房等有重要作用,职工需了解相关规定和标准,维护自身权益。

三、住房公积金调整基数怎么算

住房公积金调整基数计算方式如下:

1. 确定计算范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工资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 收集数据:收集职工上一年度每个月的工资数据。

3. 计算总和:将上一年度12个月的工资相加,得出工资总额。

4. 计算月平均工资:用工资总额除以12,得到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此结果即为住房公积金调整后的缴存基数。

例如,某职工上一年度12个月工资分别为5000元、5200元、5300元等,将这12个月工资相加得到总额65000元,用65000除以12,得出月平均工资约为5417元,该职工新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就是5417元。需注意,各地对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有上下限规定,若计算出的基数低于下限,按下限缴存;高于上限,则按上限缴存。

以上是关于住房公积金什么时候可以用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