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损害责任有哪些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损害责任有哪些方面

医疗损害责任涵盖多方面:

1. 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比如误诊、误治等。

2. 医疗伦理损害责任: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违反医疗伦理规范,侵犯患者知情同意权等。像未充分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风险等。

3.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等医疗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患者损害。例如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导致患者身体伤害。

4. 医疗管理损害责任:医疗机构管理不善,如病历书写不规范、医护人员资质不符等,致使患者受损。

患者若遭遇医疗损害,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责任。

二、医疗损害医院有几成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比例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首先,要考量医疗行为有无违反诊疗规范、存在过错,如误诊、手术失误等。若医院完全违反规范致损,可能担责100%。

其次,看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间的关联度。若虽有过错,但损害主要因患者自身特殊体质等因素导致,医院责任比例会降低,可能为30% - 50%左右。

再者,医疗行为的紧急性等也会影响责任划分。紧急情况下的合理诊疗瑕疵,责任比例会相对较小。

最后,通过专业的医疗鉴定来综合判断。鉴定机构会根据详细病历资料等,科学确定医院应承担的责任比例,可能是10%、20%等不同比例,以公平合理划分责任。

三、医疗损伤性废物包括哪些

医疗损伤性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医用针头、缝合针:如注射用针头、采血针、针灸针、缝合针等,使用后可能携带病原体,具有损伤风险。

2. 各类医用锐器:像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在手术等操作中使用,易造成刺伤。

3. 载玻片、玻璃试管、安瓿等:这些玻璃制品在医疗检验等过程中使用,破碎后可能划伤人员。

4. 废弃的牙科器械:例如牙钻、根管扩大针等,接触患者口腔,可能含有病原体。

5.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等,使用后需妥善处理。

6. 废弃的外科敷料:沾染血液、体液等,具有潜在感染性和损伤性。

医疗损伤性废物需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理,防止病原体传播和人员受伤。

以上是关于医疗损害责任有哪些方面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