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损害责任情形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损害责任情形有哪些
医疗损害责任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例如,未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查、误诊等导致患者病情延误或加重。
2.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或者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的判断,应承担相应责任。
3.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患者的隐私应得到保护,若医疗机构违反此规定,需承担责任。
4.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过错导致患者死亡、残疾或者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的。这是较为严重的医疗损害情形,医疗机构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赔偿等相关责任承担。
二、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如何区分赔偿
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在赔偿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医疗事故赔偿主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其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赔偿标准通常较为明确,且多以固定金额或计算方式来确定。
医疗过错赔偿则主要依据《民法典》等法律。赔偿范围与医疗事故类似,但在具体数额的确定上,更注重过错程度、损害后果等因素。例如,若医疗机构的过错程度较轻,赔偿数额可能相对较少;若过错程度严重,导致患者遭受重大损害,赔偿数额则会相应增加。同时,患者自身也需对损害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根据过错比例来分担赔偿费用。总之,医疗事故赔偿相对较为固定,医疗过错赔偿更具灵活性和个性化。
三、医疗事故纠纷诉讼时效是一年还是三年
医疗事故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法律规定三年诉讼时效,主要是考虑到医疗纠纷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调查、鉴定等程序。从患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如果超过三年诉讼时效,患者再提起诉讼,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在三年内一直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纠纷,诉讼时效可能会中断,重新计算。
以上是关于医疗损害责任情形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