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损害责任的过错的认定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损害责任的过错的认定是什么

医疗损害责任过错认定需考虑多方面因素,分为一般认定与特殊认定。

一般情况下,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等情形,可认定存在过错。认定过错需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通常要进行医疗损害鉴定,由专业鉴定机构判断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特殊情况下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根据《民法典》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是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是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在这些情形下,医疗机构需举证自己无过错,若无法证明,则要承担赔偿责任。

二、医疗损害责任比例划分标准是多少

医疗损害责任比例划分并无固定统一标准,司法实践中通常结合医疗过失行为对损害后果的作用程度进行判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医疗机构承担100%责任。此时医疗行为存在严重过错,且该过错是导致患者损害的唯一原因。

二是主要责任,即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医疗机构承担60%-90%责任。意味着医疗过错对损害后果起主要推动作用,但可能存在患者自身病情等其他因素影响。

三是同等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由医疗过失行为和其他因素共同造成,医疗机构承担50%责任。双方因素对损害后果的作用力大致相当。

四是次要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医疗机构承担20%-40%责任。表明医疗过错并非损害后果的主要原因。

五是轻微责任,医疗过失行为对医疗事故损害后果起轻微作用,医疗机构承担不超过10%责任。医疗过错对损害结果的影响较小。

三、医疗损害主要责任比例为多少合适

医疗损害责任比例划分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并没有绝对固定的合适比例。

根据相关司法实践和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主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通常,主要责任对应的责任比例在60%-90%之间较为合适。

具体确定比例时,要考虑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损害后果中的原因力大小,比如医疗机构的过错行为对患者损害结果的发生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且患者自身因素影响较小,责任比例可能会接近90%。反之,若患者自身病情复杂等因素对损害结果也有一定影响,责任比例可能会靠近60%。同时,还需结合医疗行为的难易程度、当时的医疗水平等情况综合判断。

以上是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过错的认定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