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构成要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构成要件是什么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构成要件如下:

1.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这是构成医疗损害责任的前提条件,即纠纷必须发生在医疗活动中,由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实施了诊断、治疗等行为。

2.患者受到损害后果。损害后果包括身体伤害、精神痛苦以及财产损失等。身体伤害如因医疗行为导致病情加重、残疾等;精神痛苦指患者因医疗事件遭受的心理创伤;财产损失涵盖了医疗费用增加、误工费等。

3.诊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要求患者的损害后果是由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因果关系的判断较为复杂,需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和证据进行认定。

4.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主要指过失,即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没有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要件,才能构成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患者才有权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这里“知道或应当知道”,指患者能认识到自身权益受损,且知晓具体侵权人。比如患者经检查确诊因之前医疗行为导致身体损害,此时可认定其知道权利受损。

若在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例如患者因医疗损害导致潜伏性疾病,多年后才发现,虽已过较长时间,但符合特殊情况的可申请延长。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另外,诉讼时效可因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情形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三、医疗过错责任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医疗过错责任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在医疗纠纷中,“知道或应当知道”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比如患者明确知晓医院的诊疗行为存在问题,且自身权益受损,就从其知晓这些情况时起算。若患者起初未意识到诊疗失误,但后续通过其他途径得知,那么从其获得该信息时开始计算时效。

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这意味着即使患者当时未发现医疗过错,但如果从实际发生过错的那一刻起超过二十年才提起诉讼,法院通常不会受理。所以患者及其家属在怀疑存在医疗过错时,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收集相关证据,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构成要件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