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如何确认医疗事故责任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如何确认医疗事故责任人
确认医疗事故责任人需遵循以下步骤与原则:
首先,明确医疗事故的定义。需判断诊疗活动中是否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只有符合该定义,才涉及责任人认定。
其次,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是确定责任的关键环节,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作鉴别和判定。
然后,根据鉴定结果划分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主要责任指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次要责任指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轻微责任指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最后,依据责任程度确定责任人。若为医疗机构整体过错,如管理不善、制度缺失,医疗机构为责任人;若为医务人员个人违反诊疗规范等,该医务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管理责任。
二、如何认定医疗事故的等级
医疗事故等级依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来认定,共分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例如,因医疗过错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者造成患者如植物人状态等重度残疾情况。
二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比如,造成患者双目失明、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受损等。
三级医疗事故为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像手指部分缺失影响抓握功能等。
四级医疗事故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如手术切口感染、误输血型等未构成残疾但给患者带来痛苦和额外治疗的情况。
医疗事故等级的认定需依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进行判定。
三、如何认定医疗事故和起诉
认定医疗事故需从以下方面着手。主体上,必须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行为违法性方面,即医疗行为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是重要条件,且该损害与医疗过失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可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是否构成事故,鉴定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
若要起诉,步骤如下:
1.收集证据,包括病历资料、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证明医患关系、医疗行为及损害后果。
2.撰写起诉状,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事实与理由。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一般为医疗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4.法院受理后会通知缴纳诉讼费,接着安排开庭审理。
5.庭审中,双方举证、质证、辩论,由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整个过程中,患者要注意诉讼时效,积极配合律师和法院工作,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如何确认医疗事故责任人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