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以申请医疗事故赔偿调解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以申请医疗事故赔偿调解吗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以申请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卫生行政部门收到调解申请后,会遵循双方自愿原则,依法对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双方需签订调解协议,该协议具有合同效力,双方应按协议履行。若调解不成或一方反悔,当事人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议。

申请调解需注意,应向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并且调解并非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必经程序,患者和医疗机构有权自行选择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赔偿问题。

二、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次要责任医生怎么处罚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死亡。医生负次要责任时,处罚依据多方面因素而定。

行政处罚层面,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活动处罚,情节严重者吊销执业证书。若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严重不负责任等情况,会加重处罚。

民事赔偿方面,医生所在医疗机构要承担赔偿责任,之后可根据医生过错程度进行追偿。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

刑事处罚上,若医生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不过,判定医疗事故罪需严格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一般医疗纠纷较少涉及刑事处罚。

同时,医院内部也可能有相应处分,如降职、扣绩效等。具体处罚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判定。

三、医疗事故责任纠纷举证责任怎么划分

医疗事故责任纠纷举证责任划分如下:

第一,患者需承担初步举证责任。患者要证明其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以及接受诊疗过程中受到损害的事实。例如,提供病历、检查报告、医疗费票据等,以此证明医患关系和损害后果。

第二,医疗机构承担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举证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若出现下列情形,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当医疗机构被推定有过错时,需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第三,在医疗产品责任纠纷中,患者对使用医疗产品以及受到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医疗机构、医疗产品生产者等应就医疗产品不存在缺陷或者缺陷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通过上述举证责任的划分,可在医疗事故责任纠纷中平衡医患双方的利益,保障公平公正的裁决。

以上是关于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以申请医疗事故赔偿调解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