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调解书怎么撤销》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调解书怎么撤销
撤销医疗事故调解书可通过以下途径:
1.协商撤销:医患双方可就撤销调解书进行沟通,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签订新的协议来撤销原调解书。
2.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若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一方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这些情形包括:
-重大误解:当事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调解书成立时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欺诈、胁迫: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调解书;或者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调解书。
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需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行使撤销权时,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存在法定撤销情形。
二、医疗事故要先确定伤残吗
医疗事故处理不一定要先确定伤残。
医疗事故处理流程通常是先由卫生行政部门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若判定为医疗事故,后续才涉及赔偿等事宜。在赔偿过程中,伤残情况是重要考量因素,但并非前置必要条件。
如果患者认为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并造成损害,可先启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若鉴定为医疗事故,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伤残鉴定。对于轻微医疗事故,损害未造成明显伤残,患者可主张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无需进行伤残鉴定。而当损害可能导致伤残时,伤残鉴定能确定伤残等级,为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赔偿提供依据。
总之,伤残鉴定不是处理医疗事故的必经前置程序,患者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步骤维护权益。
三、医疗事故未定责任怎么办
若医疗事故责任尚未确定,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第一,及时收集和保留证据。患者一方应收集包括病历资料、诊断证明、检查报告、医疗费用票据等,这是后续维权的基础。医疗机构也需按规定妥善保管相关资料。
第二,封存病历。患者及其家属可要求封存病历,医疗机构不得拒绝。封存病历应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以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三,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患双方均可向当地的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医学会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明确责任。
第四,协商解决。在等待鉴定结果期间,医患双方可就赔偿等事宜进行协商。若能达成一致意见,可签订赔偿协议。
第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若协商不成,患者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鉴定结果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决。
在整个过程中,医患双方都应保持理性,依法依规解决问题。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调解书怎么撤销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