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事故调解患方如何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事故调解患方如何谈

医疗事故调解中,患方需做好充分准备,理智谈判:

1.明确诉求:调解前梳理自身诉求,包括赔偿金额、后续治疗等,清晰的诉求有助于谈判聚焦核心问题。

2.了解事实:掌握医疗事故的详细经过,收集病历、检查报告等相关证据。熟悉医学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以便在谈判中有理有据。

3.保持理性:避免情绪化表达,以免影响谈判氛围和结果。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阐述观点和诉求。

4.提出方案:根据诉求和实际损失,提出合理的赔偿方案。方案要有明确的计算依据,如医疗费、误工费等,使对方能够理解和接受。

5.倾听回应:认真听取医方的解释和意见,分析其合理性。对医方的观点做出针对性回应,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6.灵活协商:谈判过程中保持灵活性,在坚持核心诉求的基础上,适当做出妥协。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推动调解成功。

7.形成协议:达成一致后,签订书面调解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协议内容应具体、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二、医疗事故需要多久能判完

医疗事故案件判决所需时间,因适用程序不同而有差异。

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这类案件通常事实清晰、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比如一些证据确凿、责任认定相对简单的医疗事故纠纷,就可能适用该程序快速处理。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法院一般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果案件情况复杂,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若还需延长,需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像涉及多方面专业鉴定、医患双方争议焦点众多的医疗事故,往往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时间会较长。

若是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进入二审程序,法院应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所以,医疗事故案件判决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多不等,具体要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和审理程序来确定。

三、医疗事故需要找谁鉴定呢

医疗事故鉴定可找以下两类机构。

一是卫生行政部门。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若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会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二是医学会。医学会是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专业机构。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可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

此外,若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可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规定时间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调解患方如何谈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