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纠纷需要提交哪些证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纠纷需要提交哪些证据
医疗纠纷需提交以下几类证据:
1.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这些病历是医疗过程的客观记录,能反映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等情况,是医疗纠纷中极为关键的证据。
2.相关票据:如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票据,证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费用支出。
3.证明医疗行为存在的证据:如挂号凭证、就诊卡、缴费记录等,可证实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
4.证人证言:若有现场目击医疗过程的人,其证言有助于还原事件经过。
5.损害后果的证据:例如身体损伤的照片、伤残鉴定报告、后续治疗的诊断证明等,用以证明医疗行为对患者造成的损害程度。
6.其他证据:如医疗机构的广告、承诺等宣传资料,以及与医疗机构沟通的聊天记录、录音、录像等。
患者应及时收集和保存上述证据,必要时可申请证据保全,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医疗纠纷协议书需要公证吗
医疗纠纷协议书并非必须公证。
从法律效力角度,只要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且双方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该协议书自双方签字或盖章时起即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对医疗纠纷协议书进行公证,能增强其证据效力。在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处理中,经过公证的协议书,法院一般会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公证书。
是否对医疗纠纷协议书进行公证,由当事人自主决定。若当事人对协议书的效力和证明力有更高要求,或担心日后可能产生争议,可选择办理公证;若双方对协议内容及履行有充分信任,也可不经公证,直接签订生效。
三、医疗纠纷一审赢二审会胜吗
医疗纠纷一审胜诉后,二审不一定会胜诉。
一审和二审是不同的审判阶段,各自独立审查案件。二审法院会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若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二审大概率会维持原判,此时一审胜诉方二审也会胜。
然而,存在一些因素可能导致二审结果改变。若二审中败诉方提出新证据,足以推翻一审认定事实;或者一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如应回避未回避等;又或者一审适用法律错误,导致判决结果有误,二审法院可能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者依法改判。
因此,即便一审胜诉,也不能确保二审必然胜利。当事人在二审中仍需积极应对,准备充分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认真对待二审程序,以争取有利的判决结果。
以上是关于医疗纠纷需要提交哪些证据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