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发生医疗纠纷医生应该怎么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发生医疗纠纷医生应该怎么做
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生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1. 及时报告: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 采取措施: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3. 保管资料:妥善保管各种原始资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规定时间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4. 封存证据: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5. 积极协商: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协商,认真听取其意见和诉求,争取通过协商解决纠纷。若协商不成,引导患方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二、跟医院有医疗纠纷怎么处理呢
处理与医院的医疗纠纷,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协商解决:与医院相关部门,如医务科等沟通,提出诉求和疑问,争取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是较为便捷的方式,能节省时间和精力。
2. 申请调解:若协商无果,可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调解机构申请调解。调解机构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促成双方和解。
3. 行政投诉:可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投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对医院的医疗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以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4. 提起诉讼:若上述途径都无法解决纠纷,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过程中,需提供相关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证明医院存在过错及自身受到的损害。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处理医疗纠纷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保持冷静理性,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打医疗纠纷官司流程需要多久
打医疗纠纷官司的流程所需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没有固定时长。
一般而言,若适用简易程序,从立案到审结通常不超过三个月。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事实较为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
若适用普通程序,审限一般为六个月。不过,在特殊情况下经院长批准可延长六个月,若还需延长则要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若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进入二审程序。二审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此外,医疗纠纷官司常涉及医疗鉴定,鉴定时间不计入审限,这会使整个官司流程时间增加。而且,若存在公告送达、管辖权异议等情况,也会导致时间延长。
以上是关于发生医疗纠纷医生应该怎么做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