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的方式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的方式有哪些
医疗纠纷技术鉴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在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时,若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共同委托医学会组织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对于需要鉴定的情况,会交由负责的医学会组织。该鉴定可明确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以及事故的等级等。
二是医疗损害鉴定。一般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当患者一方认为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并导致其损害,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时,通常会申请医疗损害鉴定。其能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等作出判断。
这两种鉴定方式在适用情形、鉴定主体等方面存在差异,当事人可根据具体的医疗纠纷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定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备皮的时候刮出血算医疗事故吗
备皮时刮出血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依据具体情况判定。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若备皮操作严格遵循了规范流程,刮出血是因患者皮肤特殊状况,如皮肤过于脆弱、有潜在皮肤病未被发现等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通常不构成医疗事故。这种情况下,刮出血可能属于难以完全避免的意外情况。
然而,若医务人员在备皮过程中存在明显过错,比如操作手法粗暴、未按正确的备皮操作规范进行,导致患者刮出血并造成一定人身损害后果,那么可能构成医疗事故。人身损害后果一般指对患者身体造成较严重伤害、引发感染等不良情况。
发生此类情况,患者可要求医疗机构对事件进行调查,必要时可通过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等合法途径,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以及责任归属。
三、主刀医生出了医疗事故会怎么样
主刀医生出现医疗事故,需承担多方面后果。
从行政责任看,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事故等级、情节等给予警告、罚款、暂停执业活动,甚至吊销执业证书等处罚。若医生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民事责任方面,根据《民法典》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不过,医疗机构赔偿后,可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主刀医生追偿。赔偿范围通常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
刑事责任上,若医疗事故情节严重,主刀医生可能触犯医疗事故罪。《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认定医疗事故罪需满足主体为医务人员、主观存在严重过失、造成严重后果等条件。
以上是关于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的方式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