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二次酒驾拘留要经过法院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二次酒驾拘留要经过法院吗
二次酒驾拘留不需要经过法院。
二次酒驾属于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并非犯罪行为,适用行政处罚程序,而非刑事诉讼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对二次酒驾进行拘留的决定由公安机关作出。交警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一旦发现驾驶人属于二次酒驾,会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证据,确认驾驶人存在二次酒驾的违法事实。之后,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文,由公安机关依法作出拘留等处罚决定。
而法院主要负责审判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只有涉及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才会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由法院进行审判。二次酒驾未达到犯罪程度,所以不会经过法院审判。
二、醉驾法院可以判不予刑罚吗
醉驾法院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判不予刑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在醉驾案件中,如果满足一定条件,法院可以依据此规定作出不予刑罚的判决。例如,醉酒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未达到130毫克/100毫升,且无发生交通事故、无从重情节、认罪悔罪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如果酒精含量在150毫克/100毫升以下,系短距离挪动车位、非因检查原因自动停止驾驶、隔夜醉驾等情形,也可以考虑免予刑事处罚。
不过,是否属于情节显著轻微,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从多方面综合判断,如醉酒程度、驾驶的路段、时间、道路情况、造成的后果等。同时,即使法院对醉驾者不予刑罚,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规定,行为人仍会面临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等行政处罚。
三、酒驾法院判决后可以取保吗
酒驾法院判决后一般不可以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它主要适用于刑事诉讼的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当法院作出判决后,意味着刑事诉讼已经进入执行阶段,此时案件已经有了定论,不再符合取保候审适用的程序阶段。
不过,如果罪犯在服刑过程中,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或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或生活不能自理且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暂予监外执行,但这与取保候审是不同的法律概念。
以上是关于二次酒驾拘留要经过法院吗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