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诈骗罪从犯的立案标准量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诈骗罪从犯的立案标准量刑

诈骗罪从犯的立案标准与主犯一致。一般来说,达到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即应立案追诉。通常数额较大的起点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具体数额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量刑方面,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根据诈骗犯罪的数额及情节,依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从犯,在确定基准刑基础上,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情况,作出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判定。例如在诈骗活动中起辅助作用、参与程度较低等,可能会获得较大幅度从轻处罚。总之,量刑会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依法公正作出。

二、诈骗从犯认定标准

诈骗从犯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标准:

其一,在共同诈骗犯罪中起次要作用。这意味着其行为对整个诈骗犯罪的实施、完成以及危害结果的发生,相较于主犯而言,影响力较小。例如,在诈骗计划制定环节参与程度低,只是听从主犯安排负责一些辅助性事务,如为实施诈骗准备简单工具、协助收集部分基础信息等。

其二,在共同诈骗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即并非直接参与诈骗的核心行为,而是为诈骗行为提供便利条件或创造有利环境。比如,帮助诈骗团伙望风,确保诈骗过程中不被发现;或者提供用于诈骗的场所,为实施诈骗提供空间支持等。

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为诈骗从犯,需全面考察其在犯罪前的共谋情况、犯罪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表现以及犯罪后对犯罪结果的推动或阻碍作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认定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实际作用,进而准确判定是否构成诈骗从犯。

三、普通诈骗跟合同诈骗哪个严重

普通诈骗与合同诈骗的严重程度不能简单一概而论,需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判断。

从犯罪构成看,普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诈骗则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

从量刑上分析,二者法定刑幅度相近。一般数额较大的,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但在司法实践中,合同诈骗往往涉及金额较大,因合同标的通常数额可观,一旦构成合同诈骗,可能导致比普通诈骗更严重的后果与刑罚。不过,如果普通诈骗手段恶劣、造成被害人重大损失或严重社会影响,也会被重判。所以,哪个更严重取决于犯罪金额、情节、手段及危害后果等多种因素。

以上是关于诈骗罪从犯的立案标准量刑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