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羁押期间律师能做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羁押期间律师能做什么

在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期间,律师能发挥多方面重要作用。

第一,提供法律咨询。律师可向犯罪嫌疑人详细解释其涉嫌罪名的法律规定、可能面临的刑罚等,使其清楚自身处境和权利义务,避免因无知而作出不利选择。

第二,代为申诉、控告。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羁押期间存在遭受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违法侵害情况,律师有权代表其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控告,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律师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如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状况、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条件等,向办案机关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申请,争取让犯罪嫌疑人获得相对自由的状态。

第四,会见犯罪嫌疑人。这是律师重要职责之一,通过会见,律师可以了解案件细节、核实证据情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心理支持,同时传达家属关心,稳定其情绪。

第五,调查取证。律师有权收集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证据,调查案件事实真相,从而在后续辩护中更好地维护犯罪嫌疑人权益。

二、羁押期间家属可以陪同么

羁押期间家属通常不能陪同。

在犯罪嫌疑人被羁押于看守所等场所期间,出于监管秩序、案件侦查等多方面因素考虑,一般不允许家属在羁押场所内全程陪同。这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防止串供、干扰证据收集等情况发生。

不过,在特定情况下,家属有一定的接触途径。比如,经过办案机关的许可,并且经公安机关批准后,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家属可通过律师了解情况并转达一些必要信息。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法律程序环节,如部分案件判决生效后进入服刑阶段,家属可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探视。但探视也有严格的规定和流程,要遵守监管场所的相关要求。总之,羁押期间家属基本不能像平常一样陪同,需遵循法律规定的途径和方式与被羁押人员保持联系。

三、被羁押的人可以起诉吗

被羁押的人可以起诉。被羁押并不影响其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从法律层面,被羁押者作为公民,依法享有民事和刑事诉讼权利能力。若其认为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符合法定条件下,有权提起诉讼。

在民事诉讼中,被羁押者可就诸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可以通过其法定代理人,如近亲属代为办理相关起诉事宜;若其具备书写能力,也可自行书写起诉状,由监管场所工作人员协助将起诉状转交给法院。

在刑事诉讼中,被羁押者若认为自身遭受了非法侵害,如被错误羁押等,可依法提起刑事自诉,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同时,在涉及自身刑事案件中,被羁押者作为被告人,也有进行自我辩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权利。总之,被羁押不剥夺其起诉及其他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以上是关于羁押期间律师能做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中天法律咨询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