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取保候审可以出境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取保候审可以出境嘛

取保候审期间一般不可以出境。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的情况下,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出境属于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范围,因此通常不被允许。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中国公民有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等情形的,不准出境。取保候审意味着当事人仍处于刑事诉讼程序中,属于犯罪嫌疑人,所以无法正常出境。

不过,如果被取保候审人有特殊情况,如涉及境外重大商务活动、境外直系亲属病危等必须出境的情形,可以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执行机关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是否批准。经执行机关批准后,被取保候审人方可出境。

总之,取保候审期间原则上不能出境,特殊情况需经执行机关批准。

二、取保候审未批怎么办

若取保候审申请未获批准,可从以下方面应对:

1.了解未批准原因:及时与办案机关沟通,明确是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如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等情况,还是申请材料存在问题。

2.补充完善申请材料:依据未批准原因补充相关材料。若因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条件的材料不充分,就提供更详细的诊断证明等;若因缺乏“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证据,补充相关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

3.重新提出申请:根据新补充的材料和情况,再次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在申请中清晰说明理由和依据,强调符合取保候审的法定情形。

4.寻求法律帮助:可以聘请律师,律师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能从法律角度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分析案情,与办案机关进行有效沟通,争取取保候审。

需注意,在整个过程中要配合办案机关的工作,遵守相关规定。

三、取保候审有没有立案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实施该措施意味着案件已经立案。

立案是司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诉讼活动。而取保候审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只有在司法机关立案,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后,才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等因素,决定是否对其适用取保候审。若案件未立案,便不存在刑事诉讼程序,也就不会有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措施的适用。所以,只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取保候审,该案件必定已经立案。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可以出境嘛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