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取保候审有哪些规定条件》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取保候审有哪些规定条件
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规定条件如下: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此类犯罪情节相对轻微,嫌疑人社会危险性较小,符合一定条件可取保候审。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司法机关会综合考量犯罪性质、情节、嫌疑人平时表现等因素,判断是否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出于人道主义和保障特殊人群权益,符合该情况可取保候审。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当法定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还在办理过程中,可对嫌疑人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需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嫌疑人遵守相关规定,随传随到。
二、取保候审去外地怎么举报
若发现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去外地,可按以下方式举报:
第一,向执行机关举报。被取保候审人的执行机关通常是公安机关,可前往当地公安机关办公地点,向值班民警说明情况,提交相关证据,如目睹被取保候审人在外地的照片、视频,或是知晓其去外地的证人证言等。
第二,通过电话举报。查找当地负责执行取保候审的公安机关办公电话,拨打电话后清晰准确地告知工作人员被举报人的姓名、涉嫌罪名、目前所在外地的大致位置等信息。
第三,书面举报。撰写举报信,内容包含被举报人的基本信息、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去外地的事实和证据,将举报信邮寄至执行机关的办公地址,也可直接投递到公安机关设置的举报信箱。
在举报时应确保所提供信息真实,不得恶意诬告陷害他人。
三、取保候审出来还会回去吗
取保候审出来后有可能会被重新收监回去。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不意味着案件终结或嫌疑人无罪。
若被取保候审人违反相关规定,就可能被重新羁押。这些规定包括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
此外,如果司法机关在后续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过程中,发现新的证据证明被取保候审人存在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也会将其重新羁押。比如发现其有实施新的犯罪、企图自杀或逃跑等情况。
但如果被取保候审人遵守规定,且最终法院判决无罪、免予刑事处罚,或适用缓刑等非羁押刑罚,就不会再被重新收监。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有哪些规定条件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