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被监视居住应遵守哪些规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被监视居住应遵守哪些规定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被监视居住人原则上只能在执行机关指定的处所活动,若有特殊情况需离开,必须获得执行机关批准。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这里的他人一般指共同居住人以外的人。若需与他人会见或通信,需先经执行机关批准。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被监视居住人接到司法机关传讯通知后,要按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或询问等。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能通过威胁、引诱等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让证人作伪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能对案件相关证据进行破坏、制造虚假证据或与其他涉案人员串通口供。

6.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这是为了限制被监视居住人的活动范围,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若违反这些规定,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予以逮捕。

二、被指定监视居住后多久要结案

被指定监视居住后多久结案,法律未明确规定具体时间。

指定监视居住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其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案件的办理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类型案件情况差异大。简单案件证据清晰、事实明确,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流程进展快,可能数月内结案;复杂案件如涉及多人犯罪、证据收集困难或需进行司法鉴定等,办理时间会大幅延长。

侦查阶段,若公安机关认为证据充足,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若证据不足,可能补充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会向法院提起公诉;若认为需补充证据,可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每次期限为一个月。审判阶段,法院会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安排审理进度。

所以,被指定监视居住后案件结案时间要依据具体案件情况判断。

三、指定监视居住都是大案吗

指定监视居住并非都是大案。指定监视居住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适用于特定情形,而非单纯依据案件大小来决定。

根据法律规定,适用指定监视居住有两类情况。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这里与案件大小并无直接关联,主要是基于嫌疑人、被告人的居住状况。二是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这类犯罪通常被认为较为严重,但也不能简单等同于大案。

在司法实践中,一些相对较小的案件,如果嫌疑人、被告人符合无固定住处等条件,同样可能被指定监视居住。而且,案件的大小评判标准是多元的,不能仅以是否采取指定监视居住措施来判断。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指定监视居住的都是大案。

以上是关于被监视居住应遵守哪些规定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