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业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 中天法律咨询网(ztgene.cn)
一、个人是否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经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提到的“经营者”,通常是指在生产、销售各类商品或提供各类相关服务的全部过程中,以追求经济利益最
一、法律上规定欺诈行为赔几倍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如果有欺诈行为,要对消费者进行3倍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新消法规定消费欺诈3倍赔偿是获赔的最低限度。从立法目的来看,法定惩罚性赔偿仅是消费者获得惩罚性赔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对经营者因提供商品和服务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害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作了具体规定,即经营者主要应当以下面几种方式承担民事责任:修理,指经营者对售出的存在瑕疵的、可以修复的商品,进行修理,使之达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覆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二、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三、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
首先,消费者有向经营者索要发票的权利吗?消费者为生活消费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双方之间形成法律上的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均受法律的保护。新
如何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根据《侵害消费者
对于欺诈性经营行为的惩罚对于经营者是否实施欺诈性经营行为的认定,应当把握以下几方面:1、看经营者是否有欺诈的故意,即经营者在主观上是否有诱使消费者产生错误意思表示的目的;2、看经营者在客观行为上是否采取了弄虚
首先,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之规定,消费者应该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即消费者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
添加微信号:13417853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