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十级伤残精神抚慰金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十级伤残精神抚慰金赔偿标准

若提及度的十级伤残的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标准,它非但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反而需要综合诸多考量因素,如受伤者的个人伤害情况、加害行为人的过失程度、导致的严重后果、加害人的财务实力及其所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通常来讲,支付这笔精神抚慰金的初衷是为了能够给受伤者因为受到伤害而承受的精神困扰和煎熬提供适当的经济上的弥补与安慰。

由此可见,关于评判心灵抚慰金数额高低这个问题,法院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会深入思考和权衡受伤者的实际损失以及痛楚程度这些方面,来给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二、有伤残等级可以缓刑吗

关于残疾人犯罪是否必然能够获得缓刑处理这一问题,需要明确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在适用于此类人群的刑法制度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适用对象,分别是既聋且哑的人士和双目失明的人士。

这两种群体都是指那些在生理上全面丧失了听觉和言语功能的人群,他们中的大部分成员都属于先天性或在儿童时期就失去了这些重要感官能力。

第二,对于这部分特殊人群所涉及到的犯罪行为,我们主张采用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和适度给予宽容处罚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对于如何正确地运用针对聋哑人和盲人犯罪而制定的"可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原则,我们必须严格把握。

一般来说,我们会对大多数聋哑人和盲人犯罪的案件采取从宽松罚的诉讼策略;对于那些知识和智力水平并不低于普通人且犯罪时具备充分的刑事责任能力但已经成年的聋哑人和盲人犯罪分子而言,我们可能不会选择从宽处罚;对于那些不仅具有完整的刑事责任能力,并且其犯下的罪行恶劣,情节以及后果极其严重的聋哑人和盲人犯罪份子,我们将坚决抵制从宽处罚。

在面临应当从宽松罚的聋哑人和盲人犯罪案件时,我们应当结合行为人犯罪时责任能力的减弱程度,并同时考虑到犯罪的性质及危害程度,从而细致地决定是给予从轻处分,或是免除处分,乃至是何种程度的从轻、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