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环境污染侵权的构成条件包括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环境污染侵权的构成条件包括什么
环境污染侵权的构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存在污染环境的行为。这是构成环境污染侵权的前提条件,污染行为包括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以及产生噪声、振动、光辐射等危害环境的行为。
第二,有损害事实存在。损害事实是指因环境污染而导致他人人身、财产等方面遭受的不利后果。人身损害包括健康受损、疾病、伤残甚至死亡等;财产损害包括农作物减产、养殖物死亡、建筑物损坏等。
第三,污染环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事实是由污染环境的行为所造成的。由于环境污染具有复杂性、潜伏性等特点,因果关系的认定往往较为困难,通常需要借助专业的鉴定和科学的分析来确定。
第四,不要求污染者有主观过错。环境污染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论污染者是否存在故意或过失,只要其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并造成了损害后果,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以上条件需同时满足,才能构成环境污染侵权。
二、民法典中的环境侵权是指什么内容
民法典中的环境侵权,主要规定在侵权责任编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章节。环境侵权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行为。
首先,环境侵权的行为方式包括污染环境与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是指由于人为因素致使环境质量下降,如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有害物质。破坏生态则侧重于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比如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捕捞等。
其次,环境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这意味着不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只要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再者,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受到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害,以及为防止损害发生和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等。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因第三人过错造成环境损害时,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侵权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三、我国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哪些
我国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此行为指行为人实施了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或生态遭到破坏的活动。例如工厂违规排放废水、废气等。
第二,损害后果。即因环境侵权行为给他人的人身、财产权益或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人身损害涵盖健康受损、患病等;财产损害包括农作物减产、养殖物死亡等;生态环境损害表现为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第三,因果关系。要求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由于环境侵权具有复杂性、潜伏性等特点,在因果关系认定上,我国司法实践中有时采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即只要受害人能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一定关联,而行为人无法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就可认定存在因果关系。
具备以上三个要件,通常可认定构成环境侵权责任,侵权人需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赔偿损失、修复生态环境等。
以上是关于环境污染侵权的构成条件包括什么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