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如何认定环境污染的侵权责任类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如何认定环境污染的侵权责任类型

认定环境污染的侵权责任类型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首先,确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污染侵权中,无论污染者有无过错,只要其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损害,就要承担侵权责任。除非污染者能证明存在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如不可抗力、受害人故意等。

其次,分析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环境污染侵权的复杂性,因果关系的证明往往采用因果关系推定规则。即受害人只需证明污染者实施了污染行为,自己受到了损害,以及污染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然后由污染者举证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若无法证明,则认定存在因果关系。

再者,区分不同的环境污染侵权类型。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不同类型的污染在认定侵权责任时,可能适用不同的环境标准和监测方法。比如大气污染可能依据空气质量标准来判断污染程度;水污染则依据水质标准等。

最后,考虑多个污染者的责任承担。如果存在多个污染者,根据各污染者的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起的作用大小,分别承担按份责任或连带责任。如各污染者的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则承担连带责任;如能确定责任大小,则按责任比例承担按份责任。

二、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纠纷谁应承担

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引发的纠纷中,责任承担主体通常依据不同情形确定:

1.污染者或破坏者担责:根据《民法典》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即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企业、个人等主体,需对损害后果负责。比如工厂违规排放污染物致周边居民健康受损,工厂要承担赔偿责任。

2.多人侵权情形:若两个以上侵权人共同实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造成损害,这些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若数人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且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3.第三人过错:因第三人过错导致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被侵权人可向侵权人请求赔偿,也可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侵权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三、污染环境侵权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污染环境侵权人需承担多种责任:

1.民事责任:依据民法典,侵权人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若污染环境造成他人人身伤害,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造成财产损害,应赔偿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还可能要承担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责任,比如停止污染行为、清理污染现场、消除潜在环境危害。

2.行政责任:环保等相关行政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罚。对于超标排放污染物等行为,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责令停产整顿、关闭企业。此外,可能被要求采取补救措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3.刑事责任:若污染环境行为构成犯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上是关于如何认定环境污染的侵权责任类型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