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刑事案件中审判监督程序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刑事案件中审判监督程序是怎样的

审判监督程序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

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包括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审判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申诉符合法定情形的,才有可能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审判监督程序对于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及时纠正错误裁判,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

二、未满16偷摩托车属于刑事案件吗

未满16岁偷摩托车属于刑事案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虽然偷摩托车一般不属于上述特定罪名,但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也构成盗窃罪。

对于未满16岁实施盗窃行为,在量刑时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如被盗摩托车的价值、犯罪情节等,综合判断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量刑。同时,会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如果涉及此类案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了解具体法律程序和可能面临的结果。

三、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区别

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与行政案件存在诸多区别。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行为触犯刑法,依法应受刑事处罚而引发的案件,由公诉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诉,旨在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其核心在于对犯罪行为的认定与惩处。

民事案件主要涉及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当事人可自行决定是否起诉,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争议,目的是解决民事权益争议,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行政案件则是因行政管理活动引发的纠纷,一方通常是行政机关,另一方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这类案件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旨在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者在案件性质、诉讼主体、举证责任、法律依据等方面均有不同。准确区分有助于正确适用法律程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

以上是关于刑事案件中审判监督程序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