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法院终审裁定后如何救济》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法院终审裁定后如何救济

法院终审裁定后,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寻求救济。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

具体而言,当事人认为终审裁定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法定情形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法定情形的,裁定驳回申请。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在再审过程中,法院会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新的裁判。但申请再审并不必然导致再审程序的启动和原裁判的改变,需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

二、法院已终审判决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若法院已作出终审判决,而对方不执行,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申请强制执行。在终审判决生效后,若对方在规定的履行期限内未履行义务,可向作出终审判决的法院或者与该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相关材料,法院受理后将依法采取执行措施。

二是法院的执行措施。法院可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是关注执行进展并配合法院。申请人应密切关注执行情况,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等信息,协助法院顺利完成执行工作,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三、对终审判决不服怎么办

若对终审判决不服,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一是申请再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需注意,申请再审应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存在法定特殊情形的,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申请再审时,需提交再审申请书等相关材料,阐明申请再审的事实与理由,比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等。

二是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人民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若经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情形,人民检察院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从而启动相应的监督程序,促使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查和处理。

总之,对终审判决不服,应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寻求救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法院终审裁定后如何救济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