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见义勇为死亡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见义勇为死亡赔偿标准
见义勇为死亡赔偿标准涉及多方面:
1. 一次性抚恤金:根据《烈士褒扬条例》,烈士遗属可获烈士褒扬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属于《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及相关规定适用范围的,还享受因公牺牲一次性抚恤金;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规定适用范围的,还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及相当于烈士本人40个月工资的烈士遗属特别补助金。
2. 丧葬补助金: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3. 供养亲属抚恤金:依靠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亲属可获该抚恤金。配偶每月按本人工资的40%发放,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每人每月在此基础上增加10%。
4. 地方奖励与补助:各地会根据自身情况给予见义勇为人员遗属额外的奖励和补助,包括一次性奖金、定期生活补助等。
此外,见义勇为者遗属还可能在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享受政策照顾。
二、见义勇为死了赔多少钱
见义勇为者死亡赔偿金额需结合具体情形确定。
若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在抢险救灾等公益活动中,参照工亡待遇标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若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补偿金额会综合考虑见义勇为行为对受益人所起作用、受益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
此外,各地也有相关奖励和保障办法,会给予见义勇为牺牲人员遗属一定的奖金、抚恤金等。具体数额需根据当地政策确定。
三、见义勇为市民政局认定
市民政局进行见义勇为认定,有相应的流程和标准。
认定流程方面,一般由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受理。个人或组织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民政部门举荐或申请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申请人需提交相关材料,如证明人的证言、现场视听资料等,以证实见义勇为行为的发生。民政部门会对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展开调查核实。
认定标准上,见义勇为是指非因法定职责、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制止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行为。例如,在他人遭遇不法侵害时挺身而出制止犯罪,或者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紧急情况下积极救助他人。
若对民政部门的认定结果有异议,相关人员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见义勇为死亡赔偿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