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肇事致人死亡赔偿后会撤案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肇事致人死亡赔偿后会撤案吗
肇事致人死亡赔偿后一般不会撤案。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通常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属于公诉案件。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诉讼,案件的处理并不完全取决于被害人或其家属是否获得赔偿。
即便肇事方对死者家属进行了赔偿,取得了家属的谅解,这也只是在量刑时可以从轻考虑的情节,不能直接导致案件撤销。检察机关会依据事实和法律,判断是否有足够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以及是否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不过,如果存在特殊情况,比如经侦查后发现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或者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法定情形,按照法律规定可以撤案。但仅赔偿这一行为,不足以成为撤案的法定理由。所以,肇事致人死亡赔偿后案件通常会继续依法推进刑事诉讼程序。
二、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会判多少年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依据刑法规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判断是否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关键在于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不过,法院量刑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若存在自首、立功、积极赔偿受害者家属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等情节,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相反,若存在多次违法违规、肇事后态度恶劣等情节,可能会加重刑罚。
司法实践中,最终的量刑需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判断。若涉及此类案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获取精准法律建议。
三、肇事逃逸不承认喝酒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者不承认喝酒,可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第一,及时进行血液或呼气酒精含量检测。这是认定酒驾的关键证据。即使逃逸者不承认,在事故发生后较短时间内检测出酒精含量达到酒驾或醉驾标准,就能证明其酒驾事实。若现场无法检测,在后续处理中,只要能证明从事故发生到检测时未再饮酒,检测结果仍有效。
第二,收集其他间接证据。如现场证人证言,包括事故现场目击证人、附近居民等,若他们闻到逃逸者身上有酒味,或者看到其有酒驾的表现,其证言可作为辅助证据。还可查看监控视频,如有事故现场或逃逸路线的监控,能显示逃逸者驾车状态异常,像行驶轨迹不稳定等,也可佐证酒驾。
第三,依据证据进行处罚。若有足够证据证明逃逸者酒驾,根据法律规定,酒驾肇事逃逸将面临严厉处罚。酒驾逃逸未构成犯罪的,会被罚款、拘留并吊销驾驶证;醉驾逃逸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以上是关于肇事致人死亡赔偿后会撤案吗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