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工伤赔偿误工费怎么计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工伤赔偿误工费怎么计算
工伤赔偿中的误工费即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方式如下:
1.确定停工留薪期:依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来确定,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12个月。
2.计算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原工资福利待遇”,一般是指正常出勤情况下,应享受的工资待遇,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但不包括加班工资。
例如,职工小张月工资为5000元,停工留薪期为3个月,那么他的停工留薪期工资就是5000×3=15000元。若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但单位不再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
二、工伤赔偿期间可以辞职吗
工伤赔偿期间可以辞职。
从法律层面讲,劳动者享有自主择业权,即使处于工伤赔偿阶段,也有权选择辞职。不过,这会对工伤赔偿产生不同影响,需分情况看待。
若工伤已完成认定且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也已出具,此时辞职对赔偿影响较小。劳动者能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还可得到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于后续可能的医疗支出;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是对劳动者因工伤在就业方面可能面临困难的补偿。
若工伤认定或劳动能力鉴定尚未完成就辞职,可能会增加维权难度。因为辞职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解除,后续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可能需要自行处理更多事务,且用人单位配合的积极性可能降低。
所以,工伤赔偿期间可以辞职,但建议劳动者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和工伤处理进度后再做决定。
三、工伤鉴定结果多少天出来
工伤鉴定结果出具时间分两种情况。
劳动能力鉴定方面,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一般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若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延长30日。鉴定工作中,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其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工伤认定方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应当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需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之日起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
所以,工伤鉴定结果在15日至90日内可得出,具体时长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以上是关于工伤赔偿误工费怎么计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