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哪几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哪几种
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当侵权行为正在持续,对他人的环境权益造成现实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该侵权行为。例如工厂正在超标排放污染物,受害人可要求其立即停止排放。
2.排除妨碍:如果侵权人的行为妨碍了他人对环境权益的正常行使,侵权人需排除这种妨碍。比如在公共通道堆放垃圾影响周边居民通行和环境卫生,就应将垃圾清除。
3.消除危险:当侵权行为虽未实际造成损害,但存在造成损害的现实危险时,侵权人要采取措施消除该危险。如某化工企业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存在泄漏风险,需及时采取加固、转移等措施消除危险。
4.恢复原状:侵权行为致使环境受到破坏的,侵权人有责任将被破坏的环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像因采矿导致山体植被破坏,采矿企业应进行复垦绿化。
5.赔偿损失:侵权人因其环境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损害的,要承担赔偿责任。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人身损害则需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
二、污染环境侵权人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污染环境侵权人需承担多方面责任:
-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侵权人要承担赔偿损失、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责任。赔偿损失包括对因环境污染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如农作物减产、渔业损失等。排除妨碍指停止正在进行的污染行为,消除已造成的污染危害。消除危险则是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污染危险。
-行政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对侵权人进行行政处罚,如罚款、责令停产整治、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等。若侵权人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责令改正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刑事责任:若污染环境行为构成犯罪,侵权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怎么解决问题的
环境污染侵权纠纷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协商和解:纠纷双方直接沟通,就赔偿、停止侵害等事宜达成一致,自行解决纠纷。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能避免矛盾激化。
2.调解:可请求有关部门,如环保部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进行调解。调解人基于专业知识和中立立场,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方式有第三方介入,相对公正,利于化解矛盾。
3.行政处理:向环保等相关行政部门举报,行政部门依法对污染者进行调查、处罚,并可就赔偿问题进行处理。行政部门有执法权,能有效制止污染行为。
4.仲裁:若双方事先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可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仲裁程序简便,裁决具有终局性和强制执行力。
5.诉讼: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诉讼是最具强制力的解决方式,能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在诉讼中,污染者通常需承担举证责任倒置的义务。
以上是关于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有哪几种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