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什么样的合同是效力待定合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什么样的合同是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必须得到代理人确认后方能发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当事人并无代理权限、超越代理权限或代理权已经失效时,其所签订的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的合同。
倘若此类合同未经被代理人的明确认可,则不对被代理人产生法律效力,而应由行为人独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此之前,即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尚未获得被代理人的追认,善意第三方有权选择撤销该合同。
撤销的方式应当采取书面通知的形式。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二、什么样的合同才算有法律效力
一份合同具备法律效力,通常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主体合格。合同当事人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例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独立订立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有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无效。
(二)意思表示真实。合同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体现,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影响意思表示真实性的情形。若一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该合同。
(三)内容合法。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例如,涉及违法犯罪活动的合同是无效的。
(四)形式合法。某些合同需采用特定形式才能生效,如法律规定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若采用口头形式则可能无效。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三、什么样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需满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
第一,合同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当事人能够理解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并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比如,未成年人实施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合同行为,可能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意思表示真实。这意味着合同双方是在没有欺诈、胁迫等情形下,自愿、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达成一致。若一方以欺骗手段诱使对方签订合同,该合同的效力可能存在问题。
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法律禁止性条款,同时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例如,以违法犯罪为内容的合同是无效的。
第四,合同具备基本的条款内容。一般应包括当事人信息、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这些条款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合同得以顺利履行的基础。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受到法律的保护。
以上是关于什么样的合同是效力待定合同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中天法律咨询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