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天法律咨询网为您整理了《效力待定合同处理方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由于每个案件的情况和证据不同,具体结果可能有差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仅需3~15分钟即可获得权威解答!
一、效力待定合同处理方式
效力待定合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经被代理人追认后有效;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经权利人追认后有效。追认应以明示方式作出,沉默或不行为不视为追认。若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或权利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追认,合同自始有效。
二是拒绝追认。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或权利人明确表示拒绝追认的,合同自始无效。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是相对人的催告权与撤销权。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或权利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或权利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二、效力待定合同不追认有效吗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不经过相应的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确认或承认,其有效性将无法得到保障。
一般情况下,这种效力待定的合同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亲自批准或承认后方能生效。
相对人有权提出请求,要求法定代理人在收到相关通知之日起的一个月内给出明确答复。
若法定代理人在规定期限内未做出任何回应,则应被理解为其已经行使了拒绝追认的权力。
在此之前,对于善意的合同相对人而言,他们享有撤销该民事法律行为的权利。
撤销的具体流程应通过书面通知的形式进行。
三、效力待定合同不追认是否有效
效力待定合同在未被追认的情况下是无效的。具体分析如下: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成立以后,因存在不足以认定合同有效的瑕疵,致使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合同效力暂不确定,由有追认权的当事人进行补正或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进行撤销,再视具体情况确定合同是否有效。
对于效力待定合同,追认权人的追认是使其生效的关键因素。如果追认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明确表示不追认,或者虽未明确表示但通过行为表明不追认的意思,那么该合同就不发生法律效力。例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合同,法定代理人不追认的,合同无效;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被代理人不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在这种情况下,合同自始无效,双方应当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是关于效力待定合同处理方式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